为什么正山小种有烟熏味,遇到假茶红茶吗,事实恰恰相反|南阳一壶笑茶庄
2019-12-11 来自: 一壶笑茶庄(铁观音茶酒) 浏览次数:522
正山小种,首创于明朝中后期,福建省武夷山桐木关地区,是世界上较早的红茶,被称为红茶的始祖,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。后来,又在正山小种的基础上,发展出来功夫红茶。在历史上,该茶以星村为贸易集散地,所以又称星村小种。战争之后,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,国内外茶叶市场竞争激烈,出现正山与外山之争,正山含有正统之意思,因此得名,受原产地保护。
正山小种独特的茶韵,离不开养育它的一方水土,更离不开世代坚守的茶人。其茶青的采摘时间,一般在每年的五月上旬,采摘标准为一芽二三叶。传统工艺制作的正山小种,要求茶青在专门的茶青楼里进行萎凋,烧的是老松木,通过加热和烟熏,对鲜叶茶青进行萎凋。茶青要经过室内加温萎凋,使其散失适量的水份。萎凋完成之后,茶青的颜色会转成暗色,用手握抓,茶叶基本可以揉成团状,通过搓揉茶叶,也就是揉捻工序,为成品茶品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。揉捻过程中,茶汁要揉出来,茶叶外形成条状,这样的揉捻才算到位。
茶叶在自身酶的作用下,开始发酵,发酵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天气,温度,以及湿度。根据经验,通过对茶叶口感的要求,来掌握发酵的程度。发酵一段时间后,茶叶变成红褐色,并带有清香,便可以过红锅炒制,停止茶叶的发酵,提升茶叶的醇度和甜度。经过翻炒后的茶叶,必须进行复揉,紧缩蓬松的茶条。再利用燃烧松柴所产生的热量和松烟,对茶叶进行熏焙与干燥,形成小种红茶特有的松烟香味。桂圆汤香的形成,除了茶叶本身内质含量的因素外,采用老松木进行熏焙和干燥工艺,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。这是正山小种原始、传统的制作工艺。
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,正山下种传统工艺的传承茶人,熟悉和掌握了每道制茶工序的关键所在。有的制茶师傅,凭借精湛的制茶工艺,做出的小种红茶甚至首次入藏中国茶叶博物馆,对保护正山小种的传统制作技艺具有重要意义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,世代奋斗的正山小种茶人,贴近现代人的审美情趣,积极创新,打造了众多的正山小种红茶体验馆,开启红茶探源之旅,全 面展示红茶文化,让茶叶爱好者近距离领略红茶鼻祖的魅力,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长久地流传和继承。
正山小种作为世界红茶的鼻祖,历史上曾经风光无限,几乎垄断了世界红茶市场,在当时对外贸易上拥有终定价权,占据绝 对性优势,是造就当时贸易顺差的拳头出口产品。后面由于种种原因,逐渐淡出世界舞台,逐步丢失在茶叶市场的份额。2005年以后,在国内市场也一度火爆,之后又退居茶叶市场二线,现在也是不温不火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正山小种是一款红茶中好茶无疑。(南阳一壶笑茶庄)